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夏日幻影 > 第12章 废弃物品回收站与新发明

第12章 废弃物品回收站与新发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夜,地球,二十区。

深夜的街道上一片寂静,只有被路灯的光芒吸引的飞虫发出微微的振翅声。

如果是在每三个月一次的穿梭机窗口期,坐拥地球上唯一穿梭机港口的二十区将会陷入彻夜不眠的狂欢。

来来往往的车流,行色匆匆的旅客,聚集在这座位于大陆中央的小城,点燃了沉寂的夜色。

而距离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景象仅仅过去不到一个月,仿佛梦境一般的热烈瞬间归于平静。

因为二十区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干燥少雨,又极少会发生恶劣天气,所以地球自治会才会选择在这里修建穿梭机港。

而作为连接地球和人造行星的交通枢纽,穿梭机港不仅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和产业,也带来了许多麻烦——数不清的废弃物品就是其中之一。

穿梭机虽然不是一次性的道具,但每次来去都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损耗。这些使用寿命将近而被舍弃的零件,尚且来不及回收再利用,就被暂存在位于郊外一座规模巨大的废弃物品回收站之中。

笼罩在夜幕中的废弃物品回收站,宛如一座散发着金属气息的城池。

昏黄的灯光下,一道黑影从岗哨看守人员摇摇欲坠的眼皮底下掠过,径直飘向放置着废弃通信设备的区域。

黑影的真身——一个十四五岁的短发女孩打开手中的便携式照明设备,把亮度调到最低档,然后在金属丛林里面仔细搜寻着什么。

“找到了,就是这个!”女孩努力压低声音,却依旧无法掩盖兴奋的情绪。

她谨慎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于是从背包里拿出了工具箱。

不一会儿,她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金属部件小心地用手帕包好,放进身后的背包里。

然后她重新化作一道黑影,离开了废弃物品回收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十五岁的景园喜欢仰望星空。

据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用肉眼看到四颗人造行星并排运行在距离地球数千万公里之外的空间轨道上。

不过景园对人造行星并不感兴趣,反而觉得那四颗显眼的造物是对美丽星空拙劣的模仿。

景园家位于距离回收站不远的居民区,一幢不大的蓝色二层木屋里面,居住着景园和她的祖父,还有名叫“雪球”的白色的安哥拉猫。

她的父母原本在二十九区的人造行星发射场工作,两年前跟随着人造行星“霜天”搬到了距离地球数万公里的地方生活。

每个星期三,景园能够前往穿梭机港的控制中心,借用那边的亚光速通信终端与父母进行语音通话。如同例行公事般的近况汇报,景园自己都听不出一丝家人之间的温情,更别提那位戴着监听耳机站在一旁不住摇头的通信员了。

虽然景园对人造行星不感兴趣,但她却对那上面的居住的人类很感兴趣,当然自己的父母除外。

可惜她向穿梭机港的借用的通信终端只能面向特定对象做定期汇报,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没错,景园想要自己制作一台亚光速通信终端。

虽说亚光速语音通信初步已经进入民用时代,但通信终端以及昂贵的通话费并非是家家户户都能承受的。

景园从穿梭机港的通信员那里听说,凡是没有在地球自治会通信管理局登记的终端都属于非法设备,但只要不闹出什么大问题,在这方面意外宽容的自治会职员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到一片寂静的家中,为了避免吵醒早已入睡的祖父,景园轻手轻脚地锁上门,正打算上楼回到自己的卧室,却被脚边毛绒绒的东西吓了一跳。

“雪球,你怎么也还没睡?”

她低声询问着,身为夜行性动物的“雪球”似乎能听懂人话一般,摆出一副鄙视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幸好她没有吵闹,景园心想。无奈之下只能先抱起小猫,匆匆忙忙地把自己关进卧室。

“听好了,雪球,接下来我要做一些精细的工作,你乖乖在这里躺在,要睡觉也可以,千万不能影响我,知道了吗?”

“喵。”

收获了“雪球”的承诺,景园放下心来,从背包里拿出那个巴掌大的圆柱形金属块。

卧室的窗边摆着一张书桌,上面凌乱地堆积着很多类似的金属部件,摆在最中心的是个一尺见方的黑色盒子。

这是还未完成的亚光速通信终端,景园从祖父的书房里找来记载着原型图纸的参考书,以此为基础,制作了好几个试验品。

摆在书桌上的黑色盒子,是其中唯一成功的那个。经过了数次失败,实际上它与参考书上的原型已经截然不同,算是一个“新发明”吧。

而景园之所以深夜冒险潜入废弃物品回收站,是为了找到能够给通信终端运行提供能量的压缩电源。这种使用危险的蒂格粒子作为绝缘体的高功率电池不是可以摆在商店里随意出售的,哪怕景园通过穿梭机港熟人那边的特殊管道也无法获取。

景园尝试过网购等手段,然而从这些渠道获得的电池都无法发挥作用,白白浪费了充电器的电能。

于是她就盯上了家附近那个安保系统形同虚设的回收站。

据可靠消息,今天会有一批穿梭机上使用超限的仪器设备被运到那里,这其中大概率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结果正如景园所料。

她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个泛着诡异光芒的金属块正是完成通信终端的最后一块拼图。

景园把电池放进了电源槽,幸运的是,电池电量还剩一大半。

她一边暗自吐槽穿梭机设备维护人员的浪费行为,一边按下启动按钮,转动调频旋钮。

伴随着显示器上的数值波动,嘈杂的声音也从耳机中传来。景园皱着眉头慢慢调试着,直到耳机中传来轻轻的“滴”一声。

世界一片安静。

她知道线路接通了。

此时,景园意识到一件重要的事情。

她无法确定线路那一头是哪里。

头顶上的星空中运行着四颗人造行星,分别名叫“钟摆”、“凤庭”、“霜天”和“眠沙”,它们共用着一个绕日轨道,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地球与月球之间还要接近。

通常每个亚光速通信终端都有唯一的一个识别码,如果需要与人造行星上的某个人联系,必须知道对方持有的终端识别码。

但景园只知道两个识别码,一个是穿梭机港的联络用终端,另一个在“霜天”的通信站。她虽然成功地将信号发射方向锁定在人造行星的运行轨道上,却完全不知道对方是谁。

怎么办,景园有些焦虑。她迫切地想验证自己的“新发明”是否成功,却又不敢开口,万一对方问起自己的识别码,该如何回答?万一对方知道自己持有非法设备,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地球自治会通信管理局?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这地步,暂且不论自己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至少摆在面前的这个盒子肯定是保不住了。

明明这个房间的控温设备在勤勤恳恳地制造冷气,景园的额头依然沁出了汗珠。

线路那头没有传来任何声音。

景园翻看着手中的参考资料,刚才那一声“滴”确实应该是接通的信号。亚光速通信终端的语音通信并没有自动接通的功能,那么一定是有人按下了通话按钮。

也许是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出声,对方也暂时搞不清楚状况,所以没有应答。

景园悄悄送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本,书页里面夹杂的小册子掉在了地板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声响,吓了她一跳。

线路那头应该没有听到吧,这么想着,她捡起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泛黄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四十六号通信码入门》几个字。

景园也不知道祖父的书柜上为什么会有这种被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古典通信编码,虽然他曾经在穿梭机港工作过,但目前能够读懂这种编码的人屈指可数。

四十六号通信码是一种曾经普遍被用于亚光速通信的语义编码系统,共256个编码,每个编码代表一组词汇,可任意组合。

语义编码系统的优点是极度压缩信息量,同时缺点是因为极度压缩导致解码不稳定,如果不是专业通信员,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个解码方式。

景园翻着这本小册子,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主意。

幸运的是,四十六号通信码的编码比解码要容易多了,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并非能够轻易掌握的一门技术。

第二天,景园把小册子藏在电子教科书后面,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编好了一段读起来有些混乱的信息:

“我的名字叫景园,来自地球二十区,我只是一个业余的通信爱好者,如果您收到了这条信息,请不要告知通信管理局。作为回报,我会告诉你我所知道的此刻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您对此感兴趣,请开启语音通信功能,并说出您的名字。”

景园把写好的编码夹在小册子里面,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

之所以使用四十六号通信码,是因为她觉得人造行星上的人们更有可能读懂这种编码的含义,毕竟那里的人早期也曾使用四十六号通信码与地球之间传递信息。

能够读懂这段话的人,应该会理解自己的想法,不至于去通信管理局举报自己。

而对于这种编码一窍不通的人们,只会认为这些数字是信号干扰产生的乱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