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以后,你的身份就是允炆的姐妹,你二人再无夫妻缘分。”
夏好逑被封为乐敏郡主之时,便知道她与允炆再无可能了,现在朱元璋又亲自重申了这一点。她理性上知道自己不能对他动情,但知道朱允炆在自己拒绝了他的爱意后还一心一意地为自己着想,不动心是不可能的。现在事已至此,她心里充满遗憾与无奈,“小女定当全心辅佐太孙殿下,绝无二心。”
朱元璋点点头:“允炆身边已有诸多老师指点,只是他与朕的脾性相差甚远。”
“太孙殿下与懿文太子十分相像,宽厚仁和。”
“要治国治天下,恐怕不能心慈手软啊。”朱元璋若有所思地说。
“陛下说得是,太孙殿下太过善良。陛下乃开国之君,英勇骁战,当机立断有勇有谋。殿下出身优渥太平之世,多有仁慈之心。陛下放心,小女一定多加谏言。”
朱元璋赞赏地点点头,“允炆总说朕太过严苛,殊不知严苛也是治国之道,没有威严何来尊贵?允炆若不够严苛,下面的人怎么听从于他?”
“陛下所言极是,太孙殿下年少,资历尚浅,面对一些开国重臣,确实难以掌控。”
“恩?”朱元璋眼睛一瞪;“这话何意啊?”
“呃……”夏好逑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有些紧张,“如今朝中多的是与陛下一同定天下的重臣老臣,陛下对他们颇有威慑,但大臣们若是居功自傲,恐怕不会把太孙殿下放在眼里。”
“有道理,那这该如何是好啊?”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着夏好逑。
夏好逑知道,历史上朱元璋为了给孙子继位铺路,杀了很多重臣,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但是这话夏好逑不能说,不能让这个历史从她的嘴中说出来。
“乐敏郡主?为何不作声啊?”朱元璋问道。
“陛下,小女也没有办法,只求太孙殿下多加学习和修炼,以求德行服众。”
朱元璋看着夏好逑步步紧逼问:“那对老臣们又该如何是好啊?”
“都是开国有功之臣,定当进爵加赏。”
“你说是功臣重要还是我大明江山重要啊?”朱元璋看着夏好逑。
“有忠臣才有江山千秋万代。”
“哈哈哈,”朱元璋大笑地说:“乐敏郡主果然不同一般女子。朕封你为郡主也是封对了,难怪允炆对你视为至宝,今后好好辅佐允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