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的记忆,比百货大楼前的这张照片,更加清晰地记住了那一幕。
爸爸妈妈和她在一起,拍了一家三口的合照。
她是那个中心,爸爸妈妈一左一右在她两边,他们坐在一起,笑容的弧度不一样,但都有对未来的期盼和开心。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或者定格,三岁的小菲林最想做的,从来都是记住这一刻。
她那时候那么小,但却已经知道,这是爸爸妈妈相爱的样子。而相爱是幸福的。
张勇和陆曼带着孩子回到乡镇后,就商量了一下,决定让陆曼守着家里的杂货铺继续做生意,张勇则去省城待一段时间,具体看看做什么有商机。
这事儿是夫妻俩商量过的,他们不能一直待在省城,因为家里的杂货铺不能没有人守着,这几天都是请了丈母娘过来待着,可也不能一直让别人帮忙。
所以陆曼得留在家里。
哪怕杂货铺是小本经营,但胜在细水长流,只要有开张,无论如何也有个进项,总不是坐吃山空。
做生意就是这样,一天都不好离开的。
左邻右舍习惯了来你这里买东西,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如果看你关门了,也许人家就因为这两天习惯去别的地方买东西了。
陆曼给丈夫收拾着东西,给张勇带了一些做好的干粮,让他在路上吃,还带了几身换洗的衣服。
“也别太亏着自己,在外面该吃饭吃饭,胃饿坏了不值当的。”
听着妻子的叮嘱,张勇心里特别受用。
“这一走,还特别舍不得你们娘俩。”
听他这么说,陆曼就推他。
“你又不是不回来了,说这话。最多去个一个月就回来了,大老爷们怎么还这么不爽快。”
听妻子这么说,张勇就嘿嘿嘿笑。
小菲林乖乖坐在床边,玩着手里的兔子布娃娃,看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专注,但其实小家伙从小就能一心二用,看着在自己玩,其实把大人说什么听得特别清楚。
“宁宁啊,爸爸要出门一个月咯。你在家乖乖的啊。”
出发之前,张勇抱了抱小菲林,这么逗着她叮嘱。
小菲林大概也知道爸爸出远门,于是这次很给面子的点头应下。
“好!爸爸路上当心!”
她甚至还学着大人样子,叮嘱了一句。
这画面把夫妻俩都逗笑了。自家小孩儿哪怕不聪明,都能看出几分独有的机灵劲儿来,更别提小菲林是真的聪慧了。
夫妻俩依依不舍分别。
小菲林就在妈妈怀里,眨巴着眼看爸爸背着个包走远。
往后的日子里,菲林回忆起最后一幕团圆的画面,也只能想起这一刻。
因为一个月后,就传来了消息,爸爸在省城遇到了一个新的阿姨。
小菲林的记忆当然很好,可以把从那以后妈妈的伤心,还有一系列的反应都记清楚。
但回忆那些情景很没趣。
小菲林不想记住那么多有关难过和眼泪的事情。
该上幼儿园了,小菲林被送到了外公外婆身边,就在村子门口的幼儿园里上学。
妈妈陪了她两年,然后也有了新的叔叔,很快就生了小弟弟。
小菲林迟钝地发现,记忆里一家三口在百货大楼前拍照的画面,似乎一瞬间分崩离析,一点儿碎片都不剩下了。
怎么会这样呢。
已经上了小学的菲林,在日记本上涂涂画画,试图把记忆里一家三口完美在一起的画面,重新复现出来。
可这一切现在回忆起来,更像是想象,而不是回想当初。
外公外婆对她很好,有什么好吃的都紧着她。唯独一点,妈妈和叔叔回来时,他们总是会给菲林钱,让小菲林去邻居家住一天。
难道妈妈不是她的妈妈吗。
外公外婆那里不是她的家吗。
既然都是,为什么她每次都要躲出去,不能继续在家里呢。
小的时候,菲林没有弄懂这个道理。
但她像个大人一样勇敢,会自己跑回家来,站在门口看着里面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
“外婆。”菲林站在门口,用很小的音调去喊心目中最亲近的人。
然而在灶台旁边忙碌的外婆,在听到她这话后,猛地转过来,脸上都是猝不及防的慌乱神色。
似乎外婆并不想在这个时候,看到她跑回来。
屋子里其乐融融的气氛一变,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妈妈,叔叔,小弟弟,外公…
刚才还充满欢声笑语的屋子,忽然就沉默了下来。
“宁宁啊……”妈妈看着她的目光,复杂中有几分愧疚,还有几分逃避。
叔叔俯身,把小弟弟抱了起来。
“我们去楼上看电视好不好?”
小弟弟也跟当年的菲林差不多大,三岁左右,但却明显不如那时候的菲林机灵,说话并不连贯,只是着急指着菲林的方向,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父子俩上了楼去看电视。
于是一楼就只剩下了菲林妈妈,还有外公外婆。
菲林站在门口,读出来了自己是个局外人的气氛。
此时她也才七岁,刚刚能上小学一年级。
可她却过早地明白了,原来外公外婆这里,也并不是她的家,而是一个收留她的地方。
因为她是妈妈和爸爸留下来的“烂摊子”。
她不能跟着妈妈一起出现在叔叔面前,因为会破坏别人纯粹干净的幸福。
她是个拖油瓶,只有尽量少出现,甚至不出现,妈妈那边才会一切都进展顺利,少一点心事和麻烦。
叔叔不想给其他男人养孩子。
而妈妈也不想留在过去那个留下了伤痛和辜负的家。
所以菲林成了唯一不被欢迎,并且是大家齐心协力不欢迎的对象。
这天晚上,她并没有被重新送回邻居那里,甚至妈妈还陪着她一起睡觉了,就像小时候那样,爸爸妈妈还没分开时那样。
妈妈跟以前一样爱她,睡觉之前给她唱歌,还摸她的小脸蛋,说她长得太快了,一下子就变高了很多。
菲林很少说话,只睁着大眼睛一直观察妈妈。
妈妈真的还是她的妈妈吗。
还是说,今天晚上是个特殊的例外,妈妈在补偿她?
太早懂事会带来一些负面效果,比如明明心里有疑惑,但知道大人难做,于是哪怕有委屈,也不想再说出来。
菲林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会因为事情不如意就打滚和哭,因为她知道,面前的境况并不允许包容她那样任性。
她要更加乖巧一些,才能激发大人们对她的怜悯和愧疚。
如果她变得很不听话,也许就会被狠狠心像个拖油瓶一样被扔掉。
第二天醒来,妈妈果然和叔叔走了,带着他们生出来的小弟弟,一点儿都没有惊动她。
后来菲林就很少看到妈妈回来了。
有一次,她无意间听到外婆和镇上的其他人聊天。
“她爸就一点也不管?也太不像话了。”
菲林外婆叹气:“谁让我们心软呢。”
“宁宁也乖,哎,这孩子生在别人家宝贝都来不及。生在我们家,就只能受点苦了。”
“也是,宁宁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这孩子这么听话,也只能养着了。”
“怎么不帮她改个姓?还叫张宁?”镇上的人又问。
菲林没有再听下去。
她回到了楼上,只当做什么闲谈都没听到过。
因为她乖,所以外婆他们心软,不舍得不管她。
这句话深深烙印进了菲林心里。
她这会儿已经上了二年级,学会了一些常用字,可以写日记了。
她可以不再只通过画画去记录,还能通过文字去书写。
可菲林的笔在纸上停留着,写了几个字,又顿了下来。
她能写什么呢。
把这些写下来吗,如果以后有一天,日记被别人不小心或者故意翻阅到,里面写下来的东西,就会证明她不乖,她是个有心眼的孩子。
所以菲林咬着唇,一个字也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