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这句话也没有写到日记上。
因为菲林记在了心中。
她不会忘记十岁这一年,躺在隔壁的小床上,听着外公外婆感叹的夜晚。
她要好好学习。
因为成绩好,会让外公外婆对她更加偏爱一分。
而偏爱,就是在巩固她的小家,让她更有存在感一些。
菲林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她比以前更加用心去读书,但也没有忘记去好好当一个班长。
因为她知道,她天生拥有的东西不多,就连爸爸妈妈都是缺位的,如果能多在学校多一分光芒,她的生活就会少一些黯淡。
大家不会记得她父母离婚,没有爸爸妈妈带,他们只会记得她是名列前茅的大班长。
她就是……被需要的。
小升初非常顺利,菲林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向来都是老师眼里的尖子生。
只不过,在她到底继续留在镇上读书,还是去市里读书两件事上,陆家老俩口发生了分歧。
陆外公:“孩子还小,送到市里去怎么放心?”
虽然陆挽意马上就要去初中了,但在陆外公眼里还是个小孩子,根本不能大人不在身边。
市里的学校都是住宿的,要么就家长在旁边租房子陪读。
他们家里肯定不能陪读,那就只能让孩子住宿了。
想着他们老俩口养大的小外孙女,要去住学校,起码一周才能回来一次,心里就舍不得。
陆外婆听了这话叹气:“我当然也舍不得宁宁,可市里的学校教育好啊。人宁宁的班主任都说了,有条件尽量送孩子去市里学校。”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往后孩子读书的日子还长,打基础的事儿没做好,以后跟不上了赖谁?”
一边这么说着,陆外婆对老伴儿咬牙道。
“你难道真以为咱们能陪宁宁一辈子啊。能看着她上大学,以后有个好工作,有出息了找个好人结婚,我们俩就算是够本儿了。现在不在她学习上多下点功夫,就想着孩子留在身边陪我们,以后她怎么办?”
这孩子已经够苦了。
别人家小孩学习,非得家长跟在屁股后头看着管着,就连写作业都要拿鸡毛掸子催。
他们家宁宁从来不需要人费心思,孩子乖成这样了,多争气啊。
偏巧,他们闺女慢慢和后来的女婿生的外孙,就没那么省心。
男孩子今年也上小学了,但作业从来写不完,跟个小祖宗似的。有宁宁做对比,老俩口就难免觉得外孙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如外孙女乖巧懂事。
而且外孙女是天天养在眼皮底下的,感情自然更加深厚一些,不一样的。
“照你这么说,真要把宁宁送到市里的学校去寄宿?”
陆外公担心孩子吃饭没营养。
“学校伙食哪里比得上家里。”
反正还是有些不舍得。
陆外婆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找来菲林,问她。
“宁宁,你想去市里读书,还是留在镇上?”
这事儿还得孩子自己拿主意。
菲林想了一会儿,见外婆是真心问她这个问题,她不免想到了班主任曾经叮嘱自己的话——能去市里一定要去。
她咬唇:“我想成绩更好一点,以后考个好大学,给外公外婆争气。”
她想去市里的学校,虽然她心里也舍不得离开家,但菲林很小就明白了,想要达成什么目标,就得比别人多付出一些。
她经常去办公室帮着班主任整理卷子和作业,听过办公室里的老师们聊天。
大家都说,他们的镇上的教学质量不如市里的。
每次公开课,老师从市里交流完回来,都会在那扒拉手指叹气,说别的学校教书进度快,比他们讲的深,初中的一些基础都有涉及到。
菲林是个用心的孩子。
因为她不用心,没人特意替她想这些。
如今外婆问她了,菲林就明白,自己是想获得更好的教育的。
听着菲林坚定的话,陆外婆点了点头,明白了。
“好,那我们就去市里上学。”
扭过头来,陆家老俩口盘算了一下,把孩子送去市里,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章程。
“天天住宿,咱们看不到孩子,也怕她吃的不好。不如这样,我去问问看曼曼……”
陆外公想起来了女儿。
女儿家里是有空房间的,稍微拾掇一下,就能让宁宁住进去,这样也能走读了,不用寄宿在学校。
住宿学校是个什么样子,他们也大概了解一些。
都有非常严格的作息制度呢,到了晚上就要熄灯,睡觉也只能在一张小床上,哪里能像在家里这么自由随便啊。
“要是能让宁宁住到曼曼那…”
陆外公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老伴儿打断了。
“啧,这话别提了。知道女婿心眼小,你还要把宁宁送过去,不说曼曼难做,以后被影响了家庭感情,就是宁宁去了那,一点不熟悉,缩手缩脚的还委屈。到时候一家人没有一个开心的。”
“更别说程程了,程程打小就霸道,他能让着咱们宁宁?虽说两人是亲姐弟,可没相处过啊,能有什么感情。别想这个了,咱们想想别的办法,就当宁宁是自个儿亲生的女儿。”
陆外婆看得通透。
既然当初他们老俩口决定把孩子接过来照顾着,这一年年下来,也真正有了感情。
如今他们就说什么不会再把孩子让别人去接手。
哪怕是给曼曼,他们也不放心。
为着菲林要去市里读书的事情,陆外婆特意跑了几趟,去打听情况。
去了几次回来之后,和陆外公商量道。
“哎,老头子,不然这样吧,咱们去租个房子,给宁宁陪读。”
孩子还那么小,就要一直在寄宿学校,怪不忍心的。
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住宿也就住宿了,可轮到自家外孙女,想到这孩子打小乖的跟只猫似的,就连父母都没怎么陪过在身边。
再一想到他们两个老人如今年纪也慢慢大了,能陪着外孙女的时间更是有限,陆外婆心里就发酸,也放心不下。
她这个提议一说,陆外公将报纸抖了两下。
“陪读好啊,陪读适合。我早先就想提这个事了。”
老俩口竟然想到一块儿去了,对这事一拍即合。
于是等到菲林借了邻居家姐姐的书,预习了一下初中的内容后,就看到一向喜欢慢悠悠去串门打牌的两个老人,竟然一副兴冲冲要干什么大事业的样子。
“宁宁,把你去学校要用的东西收拾起来,明天咱们搬家。”
房子刚刚看好,今天租金和押金都交了,合同一签完,陆外婆就心里高兴。
搬家?
菲林愣在了那里,脑子里不知道为什么闪过很多念头,心也一下子揪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