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纪春久 > 第30章 山神庙

第30章 山神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日,梅娘正清对账本,一袭白衣入眼,抬眸瞧去果是昨日便要上山的郎君,遂留心提点一二:“郎君沿山路一直往上走,山顶便是山神庙,前日落雨山路滑,郎君多加小心。”说罢梅娘又记起今下状况,连忙自柜台而出唤他停步,转去后厨提来一只食盒,殷切叮咛:“这盒梅花糕,郎君且捎上,那馋嘴家伙指不定闻着味就出来,也莫叫郎君白白跑上一趟。”

“那便谢过梅娘。”

见她好意,阳冬也不加推辞,向梅娘道谢后出门便向碧落山去,途中目光频频望向食盒,一边走却一边低头盘算届时该如何开口。

他虽饱读诗书,又师从谏官之首的纪春久,却并不常与人打交道,更何况是有求于神明。如此思忖,不觉时过,待风骤寒才忽的抬头,便是已走到山脚。向上望,山路蜿蜒些许漫长,却或也不足以得出答案,阳冬又叹口气。

碧落山褪去葱郁,留下尽树是干枝,孤而不独的都皴作鹤灰色。山岩后不知何处传出潺潺水声,清泉击石,如鼓瑟和铃,间或鸟鸣。

枯山独坐。

走走停停,两个时辰后终登山顶。自下而上,透过薄薄云雾,依稀可见山脚情况,转身看去,清冷日光下,叫薄烟含住的,正是碧落山山神庙。

庙并不算大,反而小巧精致,红墙青瓦一门两窗,窗明几净。正中立一尊坐像,左右无童子。山神像天庭饱满,眉如远山,眉心中缀一丹砂痣,垂观的双目珠润含有笑意,唇角亦扬起。那像作双手拢袖,怀抱黄栌,细碎的花枝垂下并进衣摆里,端的明朗。

阳冬摄齐跨过门槛走进,是毕恭毕敬行上一礼。他注视神像片刻,随后将食盒置于供桌上,复拱手行礼,朗声道:“尊神山灵,小生阳冬。今谨以至诚之心,虔诚踏足,愿解余惑。阳冬在此,恭敬以待。”言毕许久不得回应,不过他早料到不会如此容易,索性放下手迈出去,拍拍台阶并不明显的落灰,席地而坐,从怀里翻出一册书看起来。

且等。

最是一年春好处。

“阿团,抬头。”一声唤来,似琴声纱纱,阳冬正埋头读书,闻声抬起头,向逶迤青衫看去,却是一愣。晨光熹微好暖,织罩青瓦渐丹,与自己朝夕相伴之人,如今以司春之模样伴作芒神,束发戴高冠之岌岌,背双翼长佩之陆离。

自纪春久授春神首徒,每年立春祭,当地官员总邀他来扮芒神。辽平元年以后,更在清明春祭之前又将立春祭亦纳入国祭,每年天家都亲自主持,与纪春久一起登临天坛,共祭春神。

却饶是年年扮芒神,阳冬仍难免心慌,是为神往良人,又是为冒犯师长,亦不敬神明。

又见他发愣,纪春久不禁伸手来戳他眉心,无不调侃道:“我年年如此,你亦年年如此?”回神,阳冬忙不迭垂首,收敛神色,作恭敬样:“学生惶恐。”

良久。

“……阿团,抬头。”又是一声呼唤,却不再当时笑意,郑重而不容置喙。阳冬愕然抬头,见自家先生敛了笑,蹙起眉头:“敬神是为感恩,仪式亦为习俗,是为百姓喜乐,天下太平,而不是叫你拿作礼教,庸人自扰。”阳冬闻言抬首,正色,目光坦然来:“学生谨记。”

见状纪春久便走近些,收起他桌上书卷,自身后取一只柳环,轻轻放在他头顶,清浅笑来:“神明亦不过为鬼,所敬不若天地自然。”

笑罢,不等他答,目光落至手中书卷。只见书页中夹有一笺祈愿,上提前人诗句。

——庆千秋,醉长生酒,歌太平诗。

愈读愈是开怀,待到读罢纪春久不禁抚掌大笑,竟是眼角有泪。他将那纸笺拾起,恰旭日入眼,耳边垂落一缕乱发,乱风亦乱人心,歌得春日开怀。

“何不拜我?我亦是神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