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王大語東亭:“卿乃復論成不惡,那得與僧彌戲!”
王司州在謝公坐,詠“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語人雲:“當爾時,覺壹坐無人。”
…相关:胡哥儿与臭屁精、待绿叶至金黄际、你且随风、林若许歌、她曾听见、心上玫瑰、上川赋、笼中欢、模拟头条、纸家二三四五六七八事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麑卵。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殷中軍道王右軍雲:“逸少清貴人。吾於之甚至,壹時無所後。”
…